当前位置: 首页  >  工作动态

高润喜、孙利剑同志率队到兴安盟突泉县学田乡学田村调研督导扶贫工作

2018年05月18日   信息来源:自治区政府办公厅
A+ A-

   

  2018年5月7日,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、政府办公厅主任高润喜和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孙利剑率领办公室、机关党委负责同志,专程到兴安盟突泉县学田乡学田村,调研督导对口帮扶工作。

 

  调研督导组一行深入走访了部分贫困户,实地察看了主要扶贫项目,并与盟、县、乡、村四级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以及部分贫困户、非贫困户、党员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。

 

  高润喜指出,过去两年多来,在自治区、兴安盟、突泉县、学田乡和学田村的共同努力下,学田村对口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。目前,学田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,产业项目初具规模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更为可喜的是,各级干部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心气很足、干劲很大,戮力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令人欣慰。对于学田村对口帮扶工作,办公厅党组高度重视。今年年初进行了总体部署,进一步充实了驻村工作队力量,并专门制定了《脱贫攻坚实施方案》。

 

  高润喜强调,要结合学田村扶贫工作实际,进一步调整完善实施方案,将扶贫工作思路和举措转化为现实生产力,推动年度对口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。一是提高认识。脱贫攻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,也是一项惠民工程,必须不打折扣、坚决完成、保证实效。我们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,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和脱贫攻坚推进会精神,牢固树立“四个意识”,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切实增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。在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,办公厅驻村工作队在导向上要与自治区党委、政府保持一致,行动上与盟、县、乡保持合拍,形成五级党委、政府上下一心、齐抓共管、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,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,在全区扶贫工作中争当示范、作出表率、走在前列。

  二是强化基础。办公厅对口帮扶工作要真正取得实效,必须把基础工作打牢夯实。建档立卡的底册、帮扶工作的台账、退出和进入的标准都要进一步做细做实,确保底数清、情况明、措施实。不仅要能保证尽早脱贫,而且还要保证稳定脱贫,给自治区党委、政府和当地干部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
  三是聚焦精准。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新阶段后,已经从过去的“大水漫灌”向“精准滴灌”转变。驻村工作队要和当地党委、政府一道,聚焦“两不愁,三保障”的总目标,在生活改善的基础上推进产业发展。聚焦“精准识别、精准帮扶、精准退出”这三个关键环节,做到人要认得准、事要做得准、措施要定得准,推进精准再识别、施策再优化、帮扶再落实。要聚焦住房和收入这两个难点和重点问题,既要集中精力打歼灭战,确保危房改造和稳定增收得到保障,也要保持政策落实的精准性和连续性,不可优亲厚友,真正彰显公平,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。

  四是上下联动。目前,在自治区党委的强力推动下,扶贫工作体系已经非常完善。下一步,关键是要在政策落实、项目对接、资金投入等方面,建立起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。在这方面,驻村工作队要发挥好上下沟通、左右协调、内外对接的作用。既要当好指导员,又要当好战斗员;既要抓当前整改落实,也要抓三年脱贫行动计划;既要促“输血”扶贫,也要促“造血”扶贫;既要坚持问题导向,也要坚持目标导向。特别是要处理好日常基础工作和迎接检查验收的关系问题,让我们的落实工作能够经得起实践、历史、和群众的检验。

  五是抓好宣传。脱贫攻坚工作是为老百姓办好事、办实事,不能仅仅停留在向上汇报的层面,更要做好对下、对外的宣传引导工作,决不能与广大干部群众割裂开来。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法和手段,让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都知道我们干了什么,重点是加大政策解读力度、正确引导群众预期、屏除各种噪声杂音,最大程度上得到大家发自内心的广泛认同。

 

  高润喜对办公厅驻村工作队提出四点要求。一要对标上限、精准施策、完成任务。驻村干部要倍加珍惜下基层工作的机会,不满足于形式化地走走看看,不满足于一般化地开展工作,不满足于简单化地解决问题。要真正负起责任、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,不辜负厅党组和基层干部群众的嘱托和期待。二要扑下身子、用心研究、推动工作。要带着深厚感情去做工作,认真向基层群众学习,学会做群众工作,增进与群众的感情,与基层干部群众融为一体、打成一片。三要发挥职能优势、着力解决问题、争当表率示范。政府办公厅的优势就在于比较熟悉各方面政策、善于调动各方面资源。我们要学会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、用足用好,为学田村早日脱贫和未来发展建功立业。四要讲究规矩、严于律己、树立形象。办公厅的干部要有形象意识、代表意识和大局意识,深入基层一定要注意自重自省、慎独慎微,严格约束自己,依法依规办事,不给基层添负担、不给群众找麻烦,多帮忙、少添乱,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、留下一流的群众口碑、缔结一流的同志感情。

微信图片_20180509162034_副本.jpg
  •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
  • 蒙ICP备05000248号
  • 技术支持:内蒙古凌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